原则的近义词

原则的近义词有: 准则 法则 法规 纲目 纲要 规定 准绳 法例 规则 纲领 大纲 规矩
准则
所遵循的标准或原则。 唐 梁宝 《与赵神德互嘲》句:“ 赵神德 ,天上既无云,闪电何以无準则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故尝妄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,下及《文选》、 汉 魏 古诗,以尽乎 郭景纯 、 陶渊明 之所作,自为一编,而附千三百篇《楚辞》之后,以为诗之根本準则。” 陈毅 《六国之行》诗:“準则昭天下,精神重 万隆 。”以为标准或原则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 明帝 问 谢鯤 :‘君自谓何如 庾亮 ?’答曰:‘端委庙堂,使百僚準则,臣不如 亮 。’” 明 方孝孺 《郊祀颂》:“準则 尧 禹 ,绍述 商 周 。”犹标志。 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台湾府属渡口考》:“自 鸡笼山 ,葱翠层迭,而 南山 南北峙,泛海者以 鸡笼 为準则也。”标准;原则。《南齐书·张绪传》:“ 晋氏 衰政,不可以为准则。” 明 冯梦龙 《古今谭概·梁宝赵神德》:“ 宝 面甚黑,厅上凭案以待。须臾 神德 入,两眼俱赤。至阶前, 宝 即云:‘天上既无云,闪电何以无准则?’答云:‘入门来,案后唯见一挺墨。’”以之为准则。《隶释·汉桐柏淮源庙碑》:“ 仲尼 慎祭,常若神在,君准则大圣,亲之 桐柏 奉见庙祠。”
法则
亦作“灋则”。制度;法度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二曰灋则,以驭其官。” 郑玄 注:“法则,其官之制度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本政教,正法则,兼听而时稽之。” 唐 杜甫 《咏怀》之二:“邦危坏法则,圣远益愁慕。”准则;规则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;端而言,蝡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” 宋 苏舜钦 《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》:“乃父方正有法则,为世所知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张子正蒙法·有德》:“言皆心得而可为法则。” 巴金 《梦与醉·生》:“这个法则是‘互助’,是‘团结’。人类靠了这个才能够不为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毁,反而把它征服,才建立了今日的文明。”规律。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2期:“照自然法则,每个人都将死去,但为人民献身,虽死犹生。”榜样,表率。《尉缭子·治本》:“帝王之君,谁为法则?” 唐 元结 《夏侯岳州表》:“公能清正宽恕,静以理之,故其人安和而服説,为当世法则。”效法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及为成人,遂好耕农,相地之宜,宜穀者稼穡焉,民皆法则之。” 宋 苏舜钦 《答杜公书》:“復值朝廷多事之时,必将开发素藴,以尊主康民,使天下想望风采,謳歌德业,而后世法则其所为,以拯弊乱。” 清 龚自珍 《明良论二》:“大臣无耻,凡百士大夫法则之,以及士庶人法则之,则是有三数辱社稷者。”法术。《西游记》第十四回:“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,在天上看养龙马的,有些法则,故此凡马见他害怕。”《何典》第十回:“ 罗刹女 愈加快活,便教会他使软尖刀并许多拿人法则。”
法规
法律、法令、条例、规则、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。《人民日报》1982.3.15:“近几年来,我国除了刑法、刑事诉讼法等基本法以外,又有不少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法规陆续公布。” 柯岩 《奇异的书简·船长》:“他重新挺起了胸,点燃了深夜的灯,通宵达旦地啃起了《海上保险》、《国际海商法》、《海上救助》和各种国际航运法规,各国港口资料来了。”
纲目
大纲和细目。 汉 徐干 《中论·民数》:“是以先王制六乡六遂之法,所以维持其民而为之纲目也。”《南史·文学传·锺嵘》:“时 齐明帝 躬亲细务,纲目亦密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乞令校定<资治通鉴>所写稽古录札子》:“顾以年祀悠远,载籍浩博,非一日二日所能徧閲而周知:所宜提其纲目,撮其精英,然后可以见治乱存亡之大略也。” 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部中更有一段新词,名《洛神记》,小子略陈纲目,大家齐按宫商。”用作著作的名称。如: 宋 朱熹 《资治通鉴纲目》;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》。犹法网;法度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 刘公干 以失敬罹罪, 文帝 问曰:‘卿何以不谨於文宪?’ 楨 答曰:‘臣诚庸短,亦由陛下纲目不疏。’” 唐 张九龄 《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》:“赏罚不正,枉直失措,陷於比周,隳我纲目。”
纲要
大纲要领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诸子》:“洽闻之士,宜撮纲要,览华而食实,弃邪而採正。”《隋书·律历志下》:“疎而不漏,纲要克举。” 唐 孙过庭 《书谱》:“尝有好事,就吾求习,吾乃粗举纲要,随而受之,无不心悟手从,言忘意得。” 清 侯方域 《太平仁义之效论》:“惟 光武 有人君之度,而躬亲吏事,失其纲要。”
规定
决定。谓某事物对另一事物构成先决条件,起主导作用。 毛泽东 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第二章第四节:“社会经济的性质,不仅规定了革命的对象和任务,又规定了革命的动力。”泛指定出具体要求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二:“我们对于这项工作是规定了这样的步骤的。”事先对某一事物所作关于方式、方法或数量、质量的决定。如:必须按期完成任务,同时又必须符合质量规定。
准绳
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。准,测平面的水准器;绳,量直度的墨线。《管子·乘马》:“因天材,就地利,故城郭不必中规矩,道路不必中準绳。” 汉 陆贾 《新语·道基》:“故圣人防乱以经艺,工正曲以準绳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左準绳,右规矩,载四时,以开九州,通九道,陂九泽,度九山。”喻言行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。《文子·下德》:“帝者不体阴阳即侵,王者不法四时即削,霸者不用六律即辱,君者失準绳即废。” 唐 元稹 《戒励风俗德音》:“提纪纲者,不能以準绳检下,而曰密奏风闻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五回:“近科的文章本也华靡过甚,我们既奉命来此,若不趁此着实的洗伐一番,伊于胡底?诸公把这话奉为準绳罢。” 夏衍 《力与巧》:“学了文法就可以使你的文章有规矩,有准绳,而不至于犯不通的错误。”衡量;裁督。多指严格执行法令制度。《梁书·到洽传》:“领尚书左丞,準绳不避贵戚,尚书省贿赂莫敢通。”指使严格遵守法制。《新唐书·韩偓传》:“ 偓 因荐御史大夫 赵崇 劲正雅重,可以準绳中外。帝知 偓 , 崇 门生也,嘆其能让。”测定平直的器具。准,测定平面的水准器;绳,量直线的墨线。《吕氏春秋·分职》:“巧匠为宫室,为圆必以规,为方必以矩,为平直必以准绳。” 毕沅 校注:“ 李 本作准,别本作準。”引申为标准;准则。 章炳麟 《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》:“且日月山水诸文,宛转悉如其像,非若隶书之局就准绳,与形相失。”
规则
仪范;规范。 唐 李群玉 《湘中别成威闍黎》诗:“至哉彼上人,冰霜凛规则。” 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儒家从事於文字……自立经学,举史氏之遗轨,依《尔雅》之末流,兼循途径,不失规则。”规章;法则。 明 徐光启 《农政全书》卷九:“在京各衙门,仍照军民粮运见行规则,刊刷易知单册,给与纳户,以便交纳扣除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回:“不讲别的,偌大的一个局,定那章程规则,就很不容易。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》:“我没有修炼仙丹,自然的规则,一定要使我老下去。”整齐。合乎一定的方式。 冰心 《两个家庭》:“随后,我又同 亚茜 去参观他们的家庭,觉得处处都很洁净规则,在我目中,可以算是第一了。” 萧军 《八月的乡村》一:“天的周垂,电光玩笑一样,接连地抛动不规则的火带。”
纲领
网纲裘领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操纲领以整毛目,握道数以御众才。”《南齐书·高逸传·顾欢》:“臣闻举网提纲,振裘持领,纲领既理,毛目自张。”总纲要领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矫传》:“子 本 嗣,歷位郡守、九卿。所在操纲领,举大体,能使羣下自尽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撮举同异,而纲领之要可明矣。”《晋书·应詹传》:“顷大事之后,遐邇皆想宏略,而寂然未副,宜早振纲领,肃起羣望。” 清 钱谦益 《河南按察司按察使卢维屏授通议大夫制》:“国家设按察之官,谓之外臺,所以廉察所部而提振纲领也。”政党、政府等根据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。 周恩来 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:“详细的党纲应该有两部分,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。”
大纲
网的总绳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白鹤赋》:“冀大纲之解结,得奋翅而远游。”总纲;要点。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略存大纲,以统旧文。” 宋 苏洵 《上韩枢密书》:“太尉取其大纲而无责其纤悉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词采》:“文章头绪之最繁者,莫填词若矣。予请总其大纲,则不出情景二字。”特指著作、讲稿、计划等经系统排列的内容要点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七章一:“决定工作方针,颁发每周宣传大纲,而一切工作大抵是由三厅总其成。”主要的法纪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节游赋》:“愈志荡以淫游,非经国之大纲。”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经史二》:“看来 武侯 相业,大纲常严,盖其学出於 申 韩 ,故其政刻深。”犹大概。《二程语录》卷十一:“又问:‘或言人如寿得一百二十数,是否?’曰:‘固是,此亦是大纲数,不必如此。’”亦作“ 大刚 ”。 元 关汉卿 《裴度还带》第二折:“大刚来则是我时兮命矣。”亦作“ 大刚 ”。犹言总之。 元 张鸣善 《水仙子·讥时》曲:“铺眉苫眼早三公,裸袖揎拳享万钟,胡言乱语成时用,大纲来都是烘。” 元 汤式 《一枝花·桧轩为越中沙子正赋》曲:“能借取四时春造化,似生成一片翠屏帷,大刚是即景成规。”犹言特意,硬要。 元 无名氏 《翫江亭》第四折:“这廝便指望,大纲要成双,百般的不肯将咱放。”
规矩
亦作“ 规榘 ”。规和矩。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。《礼记·经解》:“规矩诚设,不可欺以方圜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规所以正圆,矩所以正方。”《楚辞·九辩》:“何时俗之工巧兮?灭规榘而改凿!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辞义》:“乾坤方圆,非规矩之功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梓匠轮舆,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礼法;法度。《史记·礼书》:“人道经纬万端,规矩无所不贯,诱进以仁义,束缚以刑罚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动静有节,趋步商羽,进退周旋,咸有规矩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 疆父 为相清正,谨守规矩,自奉如寒士,书卷不释手。”《警世通言·唐解元一笑姻缘》:“但恐外面小家之女,不习里面规矩。倘得于侍儿中择一人见配,此 华安 之愿也。” 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一幕:“她的举动,活泼中仍有规矩。”一定的标准、成规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万物莫不有规矩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迦毕试国》:“货用金钱、银钱及小铜钱,规矩模样异于诸国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场裡今日早半天就拆了弥封填起榜来了。规矩是拆一名、填一名,唱一名、填一名。” 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这小花厅原是昔日一个谈机密话的地方…… 敬德公 ,这位起家立业的祖先,创下了一条规矩:体己的亲友们都照例请到此地来坐候。”老老实实,恪守本分。 宋 苏轼 《谢南省主文启·王内翰》:“欲求倜儻超拔之才,则惧其放荡,而或至於无度;欲求规矩尺寸之士,则病其齷齪,而不能有所为。” 巴金 《将军》:“他就在家里规规矩矩地坐下来,拿出那本破旧的《圣经》摊开来读。” 老舍 《老字号》:“ 钱掌柜 ,那样正直,那样规矩,把买卖作赔了。”摹拟。 宋 叶适 《夫人王氏墓志铭》:“盖夫人则象 崇公 ,规矩 曹 郑 ,位夫妇男女之正而安行乎家道之常。” 清 黄鷟来 《赠家尊古》诗:“脱略绳墨跡,规矩出自然。” 姚华 《论文后编》:“自 唐 迄 清 ,几一千年,或绳墨於场屋,或规矩於馆阁,其製益限,其才弥局。”
原则解释

说话、行事所依据的准则。 毛泽东 《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》:“理论与实践的统一,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。” 洪深 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上篇三:“而‘肃清舞台上所有冗赘’的原则,也已得到更好的应用!” 韩少华 《勇士:历史的新时期需要你》:“跟后一种同志,我并没有个人恩怨,只有一些看法上,态度上的原则分歧罢了。”

俾夜作昼的近义词
俾夜作昼的近义词有:夜以继日
隐匿的近义词
隐匿的近义词有:潜藏,隐藏,遁藏,躲避,逃匿,闪避,躲藏,消失,规避,逃避,藏隐,湮灭,藏匿,避居,隐没,退藏
碧血丹心的近义词
碧血丹心的近义词有:赤子之心,赤胆忠心,丹心碧血,披肝沥胆,赤胆忠心, 披肝沥胆
鄙夷不屑的近义词
鄙夷不屑的近义词有:不屑一顾,不屑一顾
致使的近义词
致使的近义词有:以至,导致,以致
敝衣粝食的近义词
敝衣粝食的近义词有:敝绨恶粟,敝绨恶粟
不及的近义词
不及的近义词有:不足
半面之交的近义词
半面之交的近义词有:一面之交,半面之识,一面之交
丢的近义词
丢的近义词有:失
赶集的近义词
赶集的近义词有:闹子
杯弓蛇影的近义词
杯弓蛇影的近义词有:风声鹤唳,杯中蛇影,疑神疑鬼,杯蛇幻影,满腹疑团,弓影浮杯,杯影蛇弓,草木皆兵,楚弓遗影,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, 疑神疑鬼
土话的近义词
土话的近义词有:土语,方言,土音,乡音
闭门投辖的近义词
闭门投辖的近义词有:取辖投井,取辖投井
安全的近义词
安全的近义词有:安定,安好,安宁,平安,安然,安闲,安适,平和,安祥,太平,安乐,安详,安静,和平
髀肉复生的近义词
髀肉复生的近义词有:无所事事,光阴虚度,髀里肉生,髀里肉生
操作的近义词
操作的近义词有:操纵,掌握